-
桂林系统推进世界级旅游城市建设 文旅融合赋能高质量发展
近年来,桂林以建设世界级旅游城市为目标,强化顶层设计,构建高效工作机制,加大招商引资力度,推进重大项目建设,深化文旅融合,推动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,形成生态、文化、旅游协同共进的良好态势。 一、强化顶层设计构建工作体系。桂林成立由市四家班子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领导小组,建立“一办十组”专班专抓工作机制,统筹推进世界级旅游城市建设各项任务。通过举办专家研讨会,聘请国内知名专家提供智力支持,科学编制相关规划,为发展提供系统性指引。同时,全面实施100项重大项目和重大事项,形成上下联动、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。 二、重大项目引领产业升级。桂林聚焦文旅融合、生态保护等重点领域,推动一批投资规模大、带动作用强的项目落地见效。其中,投资160亿元的桂林融创国际旅游度假区于2021年开城运营,成为集文化体验、休闲度假等功能于一体的文旅新地标。实施灵渠保护提升工程,建设灵渠博物院、抗战文化名人博物馆等项目,推动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旅游发展优势。在生态旅游领域,两艘五星级游船建成运营,进一步提升漓江游览品质,助力高品质生态旅游圈建设。 三、深化文旅融合打造特色品牌。桂林充分挖掘红色文化资源,依托长征文化等重点资源,开发红色旅游产品,推动红色旅游快速增长。同时,坚持生态优先,以漓江为核心,整合周边生态资源,打造生态旅游精品线路。通过“红色旅游+生态旅游”融合发展模式,形成“红+绿”文旅融合特色品牌,丰富旅游产品供给,提升旅游吸引力和竞争力。 四、加强生态保护筑牢发展根基。桂林始终把生态保护放在优先位置,持续推进漓江流域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,加强生态环境治理,改善旅游发展生态环境。通过严格落实生态保护措施,保障漓江流域生态安全,为世界级旅游城市建设提供坚实的生态支撑,实现旅游发展与生态保护良性互动。 五、提升服务品质优化旅游环境。桂林围绕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目标,加快完善旅游基础设施,提升旅游公共服务水平。推进智慧旅游建设,优化旅游信息服务,提高旅游便捷度。加强旅游市场监管,规范旅游市场秩序,提升旅游服务质量,为游客提供安全、舒适、优质的旅游环境,不断增强桂林旅游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。
2025-07-02
-
桂林灵川:聚焦产业链构建 打造现代工业发展新高地
近年来,桂林市灵川县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,聚焦“三大三新”“双百双新”“三企入桂”等重点方向,通过实施产业链招商、“三友”招商、以商招商等策略,积极引进重大产业项目,推动优势产业集聚发展,着力构建结构优化、链条完整、竞争力强的现代工业产业链。 一、精准施策强化招商引育,筑牢产业链发展根基。2022年以来,灵川县立足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,围绕电力设备制造、智能制造等重点领域,建立健全产业链招商图谱,精准对接目标企业。在三街镇铁西工业园区内,桂林韶兴电力科技智能数字化变压器及充电桩生产线加快建设,与之配套的3个上下游项目均为“三企入桂”签约项目,涵盖核心零部件生产、产品组装、物流配送等环节,推动灵川电力设备制造产业实现从单一项目到产业集群的跨越,形成协同发展的产业链条。通过针对性招商,一批支撑能力足、带动作用强的企业相继落地,为产业链构建提供了核心支撑。 二、聚焦优势产业延链补链,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。灵川县围绕电力设备制造等优势产业,主动吸纳和精准引入上下游配套企业,推动产业向“微笑曲线”两端延伸。在电力设备制造领域,通过引进变压器核心部件生产企业、智能充电桩研发企业等,完善从原材料供应到成品销售的全产业链布局,降低企业生产成本,提高产业协作效率。同时,鼓励企业加大科技研发投入,提升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,推动优势产业上等级、上规模、上水平。目前,灵川电力设备制造产业已形成涵盖研发设计、生产制造、检验检测、市场服务等环节的完整产业链,产业集聚效应逐步显现。 三、搭建高水平合作平台,优化产业链发展生态。灵川县以工业园区为载体,持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,提升园区承载能力,打造高水平产业合作平台。铁西工业园区作为电力设备制造产业的主要集聚地,不断优化路网、水电、通讯等配套设施,建设标准化厂房和公共服务平台,为企业提供全周期服务。同时,当地积极落实惠企政策,简化审批流程,优化营商环境,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供政策支持和要素保障。通过构建“政府引导、企业主体、市场运作”的发展模式,灵川县有效促进了产业资源整合,推动产业链各环节高效协同,为现代工业产业链的持续发展营造了良好生态。 灵川县通过精准招商、延链补链、平台建设等举措,正逐步构建起特色鲜明、优势突出的现代工业产业链体系。随着更多优质项目的落地投产和产业链的不断完善,灵川县工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将持续提升,为桂林工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。
2025-07-02
-
平乐县一季度32个重大项目集中开竣工 招商引资成果加速转化
2024年第一季度,平乐县举行重大项目集中开竣工活动,32个涵盖工业制造、基础设施等领域的重大项目顺利推进,这是当地坚定不移实施“工业强县”战略、持续深化招商引资工作的重要阶段性成果,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。 一、招商机制创新为项目落地提供坚实支撑。平乐县延续并深化党政主要领导抓招商工作机制,依托招商引资智囊团专业力量,在全国重点区域开展的“驻点招商”“拦截招商”“产业链招商”活动成效持续释放。通过精准对接产业需求,一季度开竣工项目中,多个项目来自前期在北京、广东、上海等地招商推介会的签约成果,体现了招商策略与项目落地的高效衔接。 二、产业链培育推动产业集群发展迈出新步伐。此次集中开竣工项目聚焦主导产业延链补链强链,与长城电源技术(广西)有限公司等已落地企业形成协同效应。通过优化产业布局,推动相关配套企业集聚,逐步构建起特色鲜明的产业生态体系,为工业总产值和增加值保持快速增长态势提供有力支撑。 三、营商环境优化保障项目建设高效推进。平乐县持续优化项目服务流程,推行“一站式”审批和全程帮办代办机制,推动项目建设提速增效。部分工业项目实现从签约到开工、竣工的快速推进,延续了“落地当年即投产”的良好态势,为项目早投产、早见效创造了有利条件,也为后续招商引资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。 四、项目建设为经济增长注入强劲动力。32个重大项目的集中开竣工,涵盖了生产制造、基础设施、民生保障等多个领域,既有利于扩大有效投资,也将带动就业岗位增加和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。随着这批项目的建成投用,平乐县工业经济规模将进一步扩大,发展质量和效益有望持续提升,为实现全年经济发展目标奠定坚实基础。
2025-07-02
-
广西桂林:小油茶串联产业链 乡村振兴富民路越走越宽
2021年,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立足生态资源优势,将油茶产业作为乡村振兴重要引擎,通过强化种植基地建设、延伸产业链条、优化招商引资环境,推动传统油茶产业焕发新生机,带动山区群众稳定增收,助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。 一、生态种植筑牢产业根基。桂林市依托多山地、气候温润的自然条件,在灌阳县、龙胜各族自治县、恭城瑶族自治县等地打造标准化油茶原料基地。在灌阳县观音阁乡盘江村,起伏的坡地上茶园连片,当地通过合作社模式组织农户科学种植,所产茶叶因品质优良成为制作油茶的核心原料。这种"合作社+农户"的模式辐射带动周边脱贫户参与种植,实现稳定增收。据统计,桂林市茶叶种植面积达3.7万亩,年产量近7000吨,其中龙胜各族自治县、恭城瑶族自治县等地形成规模化种植区域,为油茶产业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保障。 二、三产融合延伸价值链条。桂林市通过招商引资吸引农产品加工企业落户,推动油茶产业从原料生产向精深加工拓展。加工企业围绕油茶开发出速溶油茶、油茶风味食品等系列产品,提升产品附加值。同时,当地鼓励发展油茶主题文旅项目,将茶园观光、油茶制作体验与乡村旅游相结合,形成"种植+加工+旅游"的融合发展模式。在恭城瑶族自治县等地,油茶文化节等活动吸引游客参与,带动餐饮、住宿等相关产业发展,让油茶产业成为激活乡村经济的综合性载体。 三、品牌赋能拓宽市场空间。桂林市着力打造"桂林油茶"区域公共品牌,推动制定油茶生产加工标准,规范产品质量。通过参加农产品展销会、搭建电商销售平台等方式,提升桂林油茶的市场知名度和影响力。在桂林市区及周边城市,以本地油茶为特色的餐饮门店数量持续增加,形成稳定的消费市场。同时,加工企业通过线上销售渠道将产品销往全国各地,进一步扩大市场覆盖面,让大山深处的油茶产品走进更多家庭。 四、政策保障夯实发展支撑。桂林市政府出台系列政策支持油茶产业发展,在种植环节给予农户技术指导和资金补贴,帮助改善灌溉、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。农业农村部门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,开展茶叶种植、病虫害防治等技能培训,提升农户生产能力。在产业融合方面,政府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油茶加工企业的信贷支持,鼓励企业升级生产设备、研发新产品。这些举措为油茶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,推动桂林油茶产业逐步形成规模效应和竞争优势。
2025-07-02
-
强化政策牵引项目驱动,桂林七星区打造工业振兴新高地
2021年,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明确提出,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,坚持政策为大、项目为王、环境为本、创新为要,推动发展方式转型、产业结构优化、新动能培育。桂林市七星区积极响应号召,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活动,凝心聚力狠抓工业项目,打好工业振兴攻坚硬仗,为“十四五”规划开局起步奠定坚实基础,奋力迈开高质量发展新步伐,努力建成高新技术集聚、产城融合示范的核心区,赋能桂林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目标。 一、坚持政策引导与招商引资并举,筑牢工业发展根基。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全面部署新发展理念,七星区深入落实政策导向,制定精准招商策略。在招商过程中,主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等经济热点区域,吸引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项目落户七星区。政策扶持聚焦重点项目库建设,推动资金、人才等资源向实体产业倾斜。同时,强化制度保障,优化行政审批流程,打造高效透明的营商环境,确保招商引资成果转化为实际产业增量。这一系列举措有力支撑了区域产业结构深度调整。 二、聚焦项目为核心抓手,全面提速工业振兴进程。七星区坚持以项目为王理念,统筹重大项目谋划与实施。强化产业集群培育,优先发展电子信息、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领域。例如,推动建设产城融合项目,布局智能装备基地等,实现产业链条闭环发展。通过园区载体建设,优化产业空间布局,保障项目落地高效运行。项目全周期管理机制确保资源精准投放,有效激发市场主体活力,助推传统产业转型和新兴动能培育。在项目实施中,强化政企协同,带动中小企业参与配套链,整体提升了工业竞争力。 三、优化营商环境与激发创新活力并行,强化内生驱动力。环境为本要求持续改善营商环境,七星区打造法治化、便利化的商事服务生态。结合创新为要战略,深化产学研用协同示范建设,联合高校科研机构推进技术创新中心,促进成果转化应用。通过减税降费、融资支持等政策,降低企业运营成本,提升创新主体积极性。在环境保护方面,严格执行绿色生产标准,推动节能降耗,确保工业发展与生态和谐共生。创新活力的释放加速了新动能壮大,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持续动力。 四、深度调整产业结构和培育新兴动能,夯实转型升级路径。七星区大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,淘汰高耗能产能,扶持高附加值产业成长。高新技术企业集聚区建设中,重点发展人工智能、新能源等前沿领域,形成产业链创新链融合格局。产业融合产城融合先行区同步推进,城市功能区与工业园有机结合,提升产城联动效应。新动能培育依托创新生态,孵化创业项目,打造特色产业集群。最终,实现工业增长由量向质转变,为长远发展储备强劲势能。 五、打造示范区样板赋能全域振兴,服务桂林战略布局。七星区全力构建“三区一城”发展格局,即以高新技术集聚区为主核,以产业融合先行区和产学研协同示范区为辅助,以城市发展样板区为依托。此举为桂林市贡献核心力量,支撑城市品牌提升。通过系统性改革,探索七星特色路径,例如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,吸引人才回流。长远规划注重可持续性,目标是将七星区建成区域工业引擎,有力助力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建设与区域整体经济跃升。未来,七星区将持续深化工业振兴战略,确保发展成果惠及民生福祉。
2025-07-02
-
桂林新媒体宣传月点燃文旅新活力助推招商引资
自2023年桂林市推出新媒体宣传月活动以来,该举措通过一体化宣传模式,显著提升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形象,有效助推招商引资和文旅产业复苏。活动聚焦生态文明建设、红色文化传承等主题,利用抖音直播、话题推广等方式,吸引大量线上互动,展示宜居环境,促进投资者关注文旅项目,带动经济活力提升。 一、桂林市新媒体宣传月是在2023年针对文旅产业复苏推出的创新举措。作为世界级旅游城市,桂林面对疫后经济挑战,认识到数字化宣传的重要性。市政府通过统一策划和部署,将活动主题化为“桂林向您汇报”,涵盖生态、文化等多个宣传重点。这借鉴了文化和旅游部倡导的数字化传播策略,强调提升城市软实力,为后续文旅招商引资奠定基础。 二、活动内容突出统一运作和多平台分媒体发布模式,广泛采用抖音短视频话题、直播带货等形式,展现宜业宜游形象。桂林市及辖区内各县通过直播和特色主题宣传,弱量化数据强调活动规模和影响,如举办网络直播展示桂林风景和文化。这避免单一平台依赖,确保权威性和公信力,促进线上线下融合,吸引游客兴趣,间接刺激投资意向。 三、新媒体宣传月的成果显著助力文旅产业复苏和招商引资加速。活动推动桂林新形象升温,提升了旅游消费和项目投资吸引力。基于桂林市人民政府官方报告,该模式增强城市品牌曝光,带动文旅业态创新,如企业投资休闲项目,促进经济回暖。长远看,该模式为其他地区提供示范,但需持续优化以应对市场变化。
2025-07-02
有想补充的信息?点我投稿

- 联系我们
- 企业入驻
